原创资讯
环球老虎财经获悉,为缓解供电压力,目前,四川已启动三级保供电调控措施,对部分高载能企业实施停产让电于民的调控,让出用电负荷约700万千瓦。受此影响,截至目前,已有五家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产能受到影响。
8月16日,高瓴旗下二级投资基金管理人HHLRAdvisors向SEC提交截至2季度末的美股组合持仓情况。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HHLR在美股市场持有64只股票,总市值规模为47亿美元,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HHLR选择继续增持部分重仓中概股,此外,还建仓买入了两家中概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拼多多。
近期,功能饮料龙头东鹏饮料披露半年报。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16.45%,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1.66%,而如果扣除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净利润增速仅有个位数,录得8.27%。
继2月份和6月份披露了两则超百亿硅片赛道投资项目后,8月15日晚,光伏“黑马”上机数控又披露了一则大手笔投资项目,公告显示,公司拟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50亿元。
据宜春发布,8月15日下午,宜春市政府、宜春经开区、宜丰县政府、宜春市矿业公司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昌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悉,这是继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之后,又一家落户宜春的全球新能源头部企业。
推动商业化的高管离职,销售人员仅占两成,高额的研发费用拖累净利润,寒武纪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行业寒冬时刻,曾经一度想摆脱国资背景的绿地控股,接到了来自后者的“紧急输血”。对于债务接连展期的绿地而言,合计30亿的股东借款,或许是其现金流即将获得“双保险”的一个讯号。
随着海康威视半年报的披露,持仓的公私募基金也被曝光。数据显示,私募大佬冯柳却豪掷66亿元加仓1.88亿股。有意思的是,同为顶流的张坤却选择大幅撤退,直接减持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减持金额或达28亿。从一致看好,重仓持有,到如今的背道而驰,两位顶流在海康威视上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分歧?
受医保局8月12日通知全面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消息影响,8月15日,“牙茅”通策医疗股价大幅下挫。不过对于集采,通策医疗相关人士表示,种植牙集采对于公司产品销量和利润不会有影响。
自今年1月份和3月份,易方达先后两次调高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大额申购额度后。8月14日,易方达再次公告称,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申购限额将从此前的单日单账户100万元提高到单日单账户500万元。
8月12日,天齐锂业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议案》,同意购买四川能投约7750万股股份,占后者近三成流通股,占总股本约7.21%。此番港股扫货四川能投,或与锂矿有关。
8月12日晚间,知名私募景林资产向SEC提交了截止2022年6月30日的13F持仓报告,报告显示,到今年二季度末,景林持有31只证券,合计持股市值为22.45亿美元(约合151亿元),其中,贝壳上升至其美股第一大持仓。
15日早间央行发布公告称,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受政策利率降息利好,股债市场均反应强烈。
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的密集披露,各大明星私募的最新持仓陆续曝光。其中,冯柳大举加仓海康威视1.88亿股,持仓市值飙升至144亿元,增持比例高达89.52%,近乎翻倍增持。
8月14日,海底捞发布2022年上半年盈利预警,公告显示,海底捞预期上半年净亏损额约在2.25亿元至2.97亿元。为了应对亏损,近来海底捞也通过烧烤食材外送业务不断开拓新的盈利点。
一桩诡异的收购案再次将这位A股的“高级资产搬运工”曝光在公众视角。有意思的是,收购案中买家和卖家的股东中均出现一位胡存超的股东,而这位神秘股东同时也投资多家医药公司。
背靠招商银行和联通的招联消金公布了上半年的成绩单。其净利和营收双位数上涨的同时资产以及负债却出现下滑。而“缩表”的背后或与资本金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其资本充足率为10.96%,处于红线边缘。再加上内生性不足,股东未增资和外部发债的不顺畅,招联消金只能放缓扩表的步伐。
比去年夏天更严峻的疫情形势,再一次击碎了市场对于中国中免旅游旺季的期待。这家拥有全国牌照的四千亿市值的免税龙头,为何在静默中“动弹不得”,又何时才能兑现免税业绩红利?
管理层摩擦不断,承受着内外争议,回归成熟工艺扩产一年多的中芯国际,能否在先进制程研发与产能博弈的夹缝间,找到合适的位置?
一场并购铸就钧达股份股价2年涨超10倍,在股价暴涨的背后,提前“埋伏”的苏泊尔集团实控人苏显泽显然是最大的幕后赢家。有意思的是,苏显泽进入的时间恰巧是钧达股份并购转型前不久。而钧达股份并购标的捷泰科技正是苏泊尔集团投资的公司。如此种种巧合,也让苏显泽坐享暴利的“隐情”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