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特斯拉”蔚来汽车的失意


在特斯拉要在电池中弃用钴降低生产成本而被资本追捧的时候,国内的蔚来汽车却苦于造车高成本而陷入资金缺口,唯有不断的寻找融资。只不过不同于几年前资本排队投资蔚来汽车的盛况,如今的蔚来想拉来伙伴并不容易,烧钱以及短期仍难以盈利的现状令资本望而却步。此前曾是蔚来汽车第三大股东的高瓴资本今年已将手中的蔚来汽车股份全部清仓,不过,也有人称,此时的蔚来汽车适合抄底。

2月19日,吉利将要入股蔚来的消息再次传出,有媒体爆料称,吉利正在筹划入股蔚来,投资金额在3亿美元左右,按照蔚来刚刚在一级市场进行的可转债3.07美元核算,吉利此轮投资后,将占到蔚来汽车10%不到的股份,有望成为蔚来汽车第三大股东。
2019年,吉利汽以136万的销量问鼎自主品牌第一,而蔚来汽车则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头号玩家。假若消息属实,这场联姻算是“门当户对”。据虎嗅网报道称,双方交易几成定局,吉利不仅将给钱荒的蔚来补充3亿美元的弹药,还将取代江淮成为其新的代工方。不过,他们的一个出资条件是,要求换掉李斌,不希望由他担任董事长和CEO,以此确保投资项目有更合理的成本支出和利润。
一直以来,蔚来汽车造车成本高企,而这也导致其赚钱速度跟不上烧钱速度,频频融资的主要原因。但不同于过往资本排队投资蔚来,如今蔚来金主难寻,高瓴资本的清仓被视为投资机构不再看好蔚来,即便吉利将投资蔚来,但3亿美元的投资金额相比之其烧钱速度,仍是杯水车薪。对手特斯拉已打到门前,留给蔚来汽车的时间不多了。
特斯拉的资本表现——蔚来的催化剂
蔚来汽车缺钱,几乎是业内的共识。前几天李斌发布的至员工内部信中称,“我们和别的成熟公司不一样,还是一家求生存的创业公司。今年1月,蔚来交付1598辆,同比下跌11.5%。不过,考虑到疫情下今年交付日仅有16天,交出此成绩实属不易,但要同特斯拉相比远远不够。
今年开年以来,蔚来的融资动作不少。2月6日,蔚来在其投资者关系网站发布公告,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时隔一周,2月14日,蔚来公告称,再次完成1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这意味着,在2020年蔚来已累计完成了2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
蔚来方面认为,这预示着,作为中国高端电动车品牌,蔚来在美元市场的投资价值受到投资人认可。而高端电动车的定位,或也是吸引吉利的原因之一。自吉利收购沃尔沃后,高端品牌一直是吉利追求的对象,不过今年拥有107年历史的英国超跑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投入劳伦斯斯托尔怀抱,竞购落败成定局。而自诞生以来,中国高端电动车品牌蔚来汽车便对标特斯拉。
2019 年,特斯拉公司的全球电动车交付量达36.8万辆,再创新高,市值也一举超过1000亿美元,超过传统车企通用与福特市值之和,成为美国最有价值豪华车企之一。而2020年开年,特斯拉凭借势不可挡的全球布局,市值盖过全球销冠大众,成为仅次于丰田的全球第二大车企,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电动化和科技化的市场潜力。这会对国产电动车发起很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自主品牌中,定位中高端市场的车型。由此看来,吉利若投资蔚来汽车,几乎是双赢的局面。
虽然双方都将其定性为传闻不予置理,但却也并未矢口否认。实际上,一个月前,传闻对象除了吉利,还包括广汽以及上汽,都在竞购蔚来汽车,可见国内自主品牌都想从新能源汽车中分一杯羹。蔚来目前最大的危机还是资金缺口比较大,2亿美元的融资对未来而言,只能起到缓解作用。
融资速度跟不上烧钱速度
蔚来汽车的融资速度跟不上它的烧钱速度。
2019年Q2,蔚来的净亏损为32.85亿元,环比扩大25.2%,同比扩大了83.1%。亏损超出市场预期、蔚来还取消了原定的财报电话会——蔚来股价当天即暴跌超20%,收于2.17美元。在后来补开的财报发布电话会议上,不止一位分析师或投资者向蔚来管理层提出:销量及降本是可持续的吗?蔚来真如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所说,度过危险期了吗?
很显然此时蔚来的危险期才刚到来。在此之后,这家新能源新贵总因缺钱而在业内刷屏。2018年,蔚来汽车被特斯拉截胡,失去在上海市政府扶助下建厂的机会。2019年5月,蔚来汽车与北京亦庄国投签订了百万投资框架协议,但至今都没有下文。去年10月,蔚来曾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洽谈一笔50亿元融资事宜,随后对方称鉴于评估风险过大,已停止进一步洽谈。
蔚来汽车的股价一度从去年3月份的10美元左右一直跌到1.19美元,华尔街对蔚来汽车的信心也跌至谷底,伯恩斯坦将未来的目标价从1.7美元下调至0.9美元,引发舆论对强制退市的担忧。2020年2月15日,高瓴资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文件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已不再持有蔚来汽车股份。高瓴资本持有蔚来汽车7.5%的股份,是后者第三大股东。素有价值投资的高瓴资本的退出被认为是不看好的佐证。
直到去年年底公布的三季度数据好于预期,股价开始触底反弹。财报显示,蔚来第三季度营收达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5%和21.8%,超出市场预期的16.32亿元;净亏损为25.54亿元人民币,低于市场预期的29.39亿元。
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交付量,对蔚来汽车而言都是久违的好转。第三季度数据发布后,蔚来股价迎利好。不过,单季度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一切,是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是投资者们更关心的问题。
降成本可持续么?
值得注意,蔚来第三季度的营收好转,与裁员有直接的联系,以裁员实现降本和带来一次性收益。另外,数据显示,蔚来2019年第三季度的研发开支为10.232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21.3%。蔚来的招股书中,李斌一共提到特斯拉13次,它说要做到“车比他好,服务比他好”。不过,至今看来蔚来与特斯拉的差距还是很大。
2019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总量超过25万辆,而截至2019年8月份,蔚来仅累计交付了2万多辆。特斯拉拥有三座工厂,而蔚来仍使用江淮汽车的代工厂。特斯拉已经实现盈利,而蔚来还未知。
特斯拉在畅销行情下盈利水平提升,现金流改善明显。2019年是特斯拉转折的一年,它正在成为一家盈利的企业。特斯拉公布了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已经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盈利,第四季度利润达3.86亿美元,营收73.8亿美元,每股盈利2.14美元,均大幅超过分析师预期。去年全年如果按GAAP准则严格计算,特斯拉仍然亏损8.62亿美元,不过如果按照非GAAP准则,那么特斯拉则首次录得3850万美元的年度利润。
而蔚来仍陷在亏损烧钱的困境中,据蔚来2019年Q3财报显示,营业成本、研发费用与销售管理费用合计为42.45亿人民币,平摊到月度成本约14亿元。当季,蔚来营收仅为18.4亿元,近25亿元的巨额亏损是沉重的资金链压力。摆在李斌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极度控制成本,二是寻找稳固的靠山。
2019年Q3,特斯拉的单车承担费用仅为4.3万元,蔚来则是其近6倍,达24.3万元。而特斯拉整车销售毛利率可达21.8%,蔚来为-6.8%,相去甚远。6岁的蔚来在17岁的特斯拉面前仍显稚嫩,但非同等量级的对手却在竞争同一片市场。
汽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型产业,年产20万辆以下很难摊平成本。相对较小的生产和交付量级,使得蔚来在供应链采购时缺乏议价能力,同时也限制了制造环节的规模效应,摊销受阻,使得生产上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此外,蔚来目前是由江淮代工生产,需要支付后者代工费。
不过,近期以来,蔚来也在不断释放积极的信号。如今又传出吉利要投资蔚来,如果交易成功,对双方来说是双赢的局面。吉利作为国内龙头进入,能够成为蔚来的融资背书,3亿美元之外,找钱更容易。找吉利代工,或能进一步降低蔚来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毛利水平。相对于不断融资,降低成本对于蔚来汽车来说显得非常紧迫。
如果仅仅从财务投资来说,或也是值得憧憬的。现在的蔚来还相对便宜,对于吉利来说,是一起值得抄底的投资。
如需转载请与上海鸣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系。未经上海鸣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8031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