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四川省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成都先导披露公告,公司股东华博器械、东方佳钰、钧天投资、巨慈有限、渤溢新天、鼎晖新趋势、钧天创投、长星成长,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18.95%股份,约0.76亿股,截至23日收盘,该部分股权总估值约15亿元。
据公告显示,8位股东合计持有42.32%的公司股份且均为公司上市前取得,解禁日为2021年4月16日,其中华博器械所占股份最多,达13.67%,是除实际控制人外第一大股东。此外,对于减持的原因,公告中指出是因为股东自身的财务需求及安排。
事实上,仅在2021年成都先导就曾发生过两次股东集体减持。2021年4月18日,公司公告,华博器械、钧天投资、钧天创投、腾澜生物、巨慈有限、渤溢新天、鼎晖新趋势、长星成长拟合计减持不超18.57%股份。2021年11月16日华博器械、东方佳钰、钧天投资、钧天创投、巨慈有限、鼎晖新趋势、长星成长拟合计减持不超过8.93%股份。
对于两次减持的原因,成都先导公告均称是股东自身的财务需求及安排。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先导是一家小规模的CRO(临床试验业务)企业,主要经营与DNA编码化合物库相关的业务。据业绩快报显示,成都先导2022年增收不增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3.3亿元,同比上涨5.98%,而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26亿元,同比下降58.96%。
作为一家医药企业,公司近期还蹭上“AI概念”。在互动平台,成都先导回复投资者提问称,公司与腾讯 AI Lab的第一阶段合作案例的成果已经发表于ACS Omega,双方共同享有基于AI技术的分子骨架跃迁系统。该算法有望加快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小分子设计环节,从而减少人力以及时间成本。
今年2月以来,随着ChatGPT热度的走高,市场对AI制药领域也产生了更多的想象。从23年开始截至披露减持公告的前一天,成都先导市场走势强劲,52个交易日中,成都先导区间累计涨幅达56.97%,同期科创板涨幅为7.72%。
不过,在披露股东减持计划的第二天,3月24日,公司股价大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