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再次出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进场买入ETF!


继汇金公开宣布买入ETF后,12月1日,国有机构国新投资再次进场“扫货”,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其称,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12月1日下午,A股三大股指出现止跌回升,均出现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07%,报3031.64点;深成指跌0.07%,报9720.57点;创业板指涨0.19%,报1926.28点;科创50指数涨0.21%,报867.54点。
消息面上,12月1日,据中国证券报,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于今日进场买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ETF产品。
据悉,所购入的ETF产品多为跟踪央企指数产品。从今日盘中基金成交情况来看,截止下午收盘,已有多只央企指数ETF成交额出现大幅增加。如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单日成交额达2.98亿元,较前日全天放量超8.76倍;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单日成交额达3.21亿元,较前日全天放量5.02倍;中证1000ETF也出现明显放量。
而今日盘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国新”)即发布公告称,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新投资”)今日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据了解,中国国新为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单位,截至202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近8600亿元;2022年净利润近240亿元。而国新投资则是中国国新旗下专业化、市场化股权运作平台,截至2023年1月底,国新投资累计投资A股央企上市公司236家(约占全部A股央企上市公司的63%),其中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达70.14%。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有机构进场“扫货”。10月11日,中央汇金增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合计1.08亿股,增持金额为4.77亿元。而此后不久,10月23日,中央汇金再度公告称当日买入ETF,同时其也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据Wind数据统计,10月23日,170只指数基金或增强指数基金份额增加,以10月23日基金单位净值以及份额变动测算,170只ETF规模单日增加93.42亿元,其中13只规模增长超过1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进场,既彰显了其对后市布局的信心,能够提振市场情绪,同时也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ETF场内流动性。
ETF产品作为今年市场一大热门基金类型,备受公募基金公司和基民的喜爱,特别是宽基ETF受到市场青睐。近来,该类型基金成交量频频放大。
在11月29日,华夏上证50ETF成交量显著放大至33.75亿元,而11月28日该ETF成交量只有12亿元左右。11月30日早间披露的数据显示,11月29日,该ETF获净申购8.3亿份,据Choice数据测算,净申购额近20亿元。
上述基金只是宽基ETF的一个缩影。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21日,A股宽基ETF年内规模新增1967.49亿元,较年初增长逾三成。目前两市股票型ETF总规模13968.22亿元,其中宽基ETF规模7669.9亿元,占比约55%。
宽基ETF通常覆盖多个行业,其追踪的是整个市场或一部分市场的表现,因此的分散风险的优势更为突出,波动性也相对较小,因此纷纷被投资者纳入投资篮。
如需转载请与上海鸣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系。未经上海鸣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8031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