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上交所发布公告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5月17日召开审议会议,审核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司简称华虹宏力)的科创板首发事项。
也就是说,如无意外,华虹宏力正式登陆科创板指日可待。据了解,华虹宏力是港股上市公司华宏半导体回A上市的主体。华虹半导体早在2014年10月就已登陆港股,当时在香港联交所以每股11.25港元价格挂牌上市,募集资金合计为3.202亿美元,目前市值为353亿港元。
本次华虹宏力拟发行不超过43373万股,募集180亿元资金,发行估值高达720亿元,而这一募集金额仅次于此前登陆科创板的中芯国际的532.3亿元和百济神州的221.6亿元,居科创板IPO募资金额第三位。
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公司拟将募集到的125亿元用于“华虹制造(无锡)项目”建设一条投产后月产能达到8.3万片的12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计划投入20亿购买生产设备,进行8英寸厂部分生产线的升级。此外,特色工艺技术创新研发项目拟投入25亿元,再有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很明显,IPO的主要目的是扩产。资料显示,华虹宏力2005年成立,聚焦特色晶圆代工,主要提供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逻辑与射频等多元化特色工艺平台的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目前公司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和一座12英寸晶圆厂,截至2022年末,上述生产基地的产能合计达到32.4万片/月(约当8英寸),总产能位居中国大陆第二位。根据ICInsights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晶圆代工企业的营业收入排名数据,华虹宏力凭借106.30亿元的营收位居第六位。
2020年-2022年,其营收分别为67.37亿元、106.30亿元、167.8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亿元、16.60亿元和30.09亿元。同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60%、27.59%和35.59%。
值得注意的是,华虹宏力股东方面以国资为主。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华虹国际直接持有公司3.48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6.70%,系公司控股股东。华虹集团直接持有华虹国际100%的股份,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而控股股东华虹集团由上海国资委持股51.59%,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36%,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36%,仪电集团持股11.69%。
此外,华虹宏力方面,上海国资委还通过100%控制的联和国际及其全资子公司持有华虹宏力14.52%的股份。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100%持股的巽鑫(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持有鑫芯香港全部股份,因此通过鑫芯香港间接持有华虹宏力13.73%的股份。